2024年04月28日
微信

对话| 华中一牧者谈反思:不要只是挂名做小组 小组不只是把堂会化整为零

作者: 孙欣然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01月17日 13:26 |
播放

近来,通过小组牧养信徒在各地教会中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方式。但是,对于从前的做堂会到现在的做小组,小组的目的是什么,近日一位华中的牧者R牧师就此分享了他在实践中的反思。

此“小组”非彼“小组”

R牧师认为,现在他看到的很多教会所谓的“小组”聚会,只是之前的堂会划分成不同的小聚会点。这实质上是把大的堂会“化整为零”的方式。化整为零之后的小组和之前的堂会牧养上没有实质的改变,区别只是牧者周日讲道时听道的人数变少了,从前的堂会可能主日有上百人聚在一起听牧者讲道,现在变成了牧者给10人8人讲道。

他认为,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,这种情况下,教会信徒人数可能会越来越少。他看到的一些堂会化整为零做的“小组”,出现的一个情况是,“甚至现在很多教会自然就散了,自然就没有了。”也有一些牧者原先牧养的教会“都没有实地聚会的人了(教会早就没了),只是在线上抓了几个人聚会,然后也对外宣称自己也在做小组。”

做小组的目的应当是关注信徒的精细化牧养

对于做小组的目的,R牧师认为,需要关注的是牧者对信徒牧养方式的转变。原先做堂会的时候,牧者比较难做到对信徒的精细牧养和关怀。大多时候,牧者和信徒的关系只是牧者主日讲一篇道,信徒在其他时间和牧者并不会有太多交集。

他认为,牧者通过堂会牧养时,堂会的一个优势是更容易吸引慕道友,即便教会不精细化牧养信徒,教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“走几个,再来几个”。做小组之后,劣势是小组不像堂会那么容易让慕道友进入教会,因此小组更加挑战牧者对信徒的精细化牧养问题。

做小组需要牧者和信徒都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

R牧师说到,教会在尝试做小组时,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。在他认识的教会中,“小组真的按照学习过的课程在做的更少。”能参加培训的人不多,即便是参加了培训也是,大家在做小组上“不愿意付代价”。

他分享说,以前的堂会有可能做慕道班,成批的牧养慕道友,但是现在不能这么做了,慕道友需要放在小组里,跟着别人一起成长,并且在生活上看到好的榜样而被影响。这对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要求也是更高的,比如“你带来了一个朋友,那么小组就把这个人交给你牧养。同时在旁协助和帮助你。”

这位牧师的教会小组,礼拜天的聚会结束要做类似“问答”的环节,检测信徒接受讲道信息的程度,小组每天还有灵修的打卡,除了周日聚会之外,小组在周间也有一次聚会。这对信徒的生活是有要求的。

他说,有的教会对信徒提出要求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,信徒觉得有要求是一件“麻烦”的事情,“我不去教会了”。因此,小组应当是对信徒真诚信仰带来挑战的。包括牧者在内,这些灵修的基准对基督徒来说,都是很重要的。

图片来源(Image Credit):Edward Cisneros via unsplash.com
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